(一)传染病
1.放线菌感染:放线杆菌病和放线枝菌病都可以产生鼻腔病灶,有时发生流鼻液现象。
青霉素为首选药。用量和疗程依每只羊的病情轻重而定。每天静脉用药100万IU~200万IU(国际单位)。在清除病灶、引流或切开排脓前二三天开始用药,术后再用药三四天,为促进青霉素渗入病灶处,可加用10%碘化钾溶液10毫升~20毫升口服,每天一二次。
患部可以用碘酒涂抹,也可以用2克碘化钾溶于1毫升蒸馏水中再和5%的碘酒混合,一次注射于患部。为加强青霉素的疗效,亦可与磺胺药物并用,磺胺药物每日一二克口服。当青霉素无效时,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和利福平等广谱抗菌药物。
2.类鼻疽:鼻黏膜溃烂,肺炎,不同器官发生脓肿。
(二)寄生虫病
1.肺寄生虫:死后剖检可发现肺丝虫。
2.鼻蝇蚴病:鼻腔内有鼻蝇幼虫,且有地区性病史。
羊鼻蝇虫病的防治方法:
(三)普通病
1.肺炎:肺炎有14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咳嗽,体温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且有羊群病史。
青霉素40-60万单位或链霉素50-80万单位,对肉羊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2次。
10%碘胺噻唑钠20毫升静脉注射。
20%磺胺嘧啶钠20-30毫升,每天注射2次,连用3-5天。
中药治疗,黄芩、杏仁各l0克,知母、贝母、桔梗、元参、瓜委、把叶、栀子、甘草各5克,放到一块研成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天2次,连用3-5天。
2.灌药错误造成的:灌药技术不良可造成化脓性肺炎以及咽、喉和头部的损伤。
3.羊栏内灰尘太大:可引起鼻阻塞。
4.营养不良:羔羊或幼羊流鼻液为营养不良的症状之一。
5.鼻半塞:容易见到,常成群发生,主要是流鼻液,没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