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规律:
羊在春秋季(3-4月、9-10月)自然换毛,属于适应气温变化的生理现象,无需干预。脱毛表现:全身或大面积均匀脱毛,旧毛逐渐脱落,新毛同步生长。皮肤无红肿、结痂或破损,羊无明显瘙痒或焦躁行为。健康状态:
羊食欲、体重、活动力正常,无其他异常症状。
脱毛范围与形态:局部脱毛,常见于颈部、背部、腹部等部位,脱毛区皮肤可见红斑、皮屑或结痂。严重时皮肤增厚、龟裂,可能伴随渗出液。伴随症状:羊因瘙痒频繁摩擦身体、啃咬皮毛,甚至导致皮肤破损。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生长迟缓(寄生虫长期消耗营养)。寄生虫类型:体外寄生虫:疥螨、痒螨、虱子等引发皮肤感染。体内寄生虫:线虫、绦虫等导致营养不良,间接影响毛发健康。
指标 |
正常掉毛 |
寄生虫导致掉毛 |
时间性 |
春秋季规律性脱毛 |
无季节限制,全年可能发生 |
皮肤状态 |
皮肤健康,无病变 |
局部红肿、结痂或皮屑 |
羊行为 |
无异常行为 |
频繁摩擦、啃咬患处 |
其他症状 |
无伴随症状 |
可能消瘦、贫血、生长迟缓 |
正常掉毛:
无需用药,提供营养均衡饲料(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即可。寄生虫掉毛:体外驱虫:使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或阿维菌素透皮溶液局部浇泼。环境处理:对羊舍、用具进行消毒,避免寄生虫反复感染。补充营养:添加复合多维等补充剂,促进皮肤修复。
总结:正常掉毛为季节性生理现象,而寄生虫导致的掉毛伴随皮肤病变和异常行为,需通过驱虫药物和营养管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