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乳期羔羊(10日龄以上的羔羊)的饲养管理
这个阶段羔羊的管理主要是锻炼其生存能力。除了注意圈舍温度和湿度外,还要注意运动和环境卫生管理,防止疾病发生。
(1)早开食,注意肠胃锻炼。羔羊较早地采食饲料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发育。因此,羔羊7~10日龄就可以喂容易消化的开食料。10~15日龄开始喂容易消化的配合料或代乳料,配合料的组成应以炒黄豆、炒麸皮、玉米等原料为主,添加1%左右的食盐和矿物质添加剂,任其自由采食,禁止饲喂菜籽饼粕、胡麻饼粕、棉籽饼粕等有毒害作用及难以消化的饲草料,最好直接饲喂羔羊料。40日龄以后,可逐渐增加精料补充料或全混合颗粒料的饲喂量,同时自由采食苜蓿等优质青干草。
(2)多运动,注意体质锻炼。羔羊喜运动,运动也可以提高羔羊的健康水平。因此,羔羊舍外要有运动场,每天驱赶羔羊到运动场运动,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也要让羔羊有机会到舍外运动和晒太阳,运动量不宜太大,更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3)注意饮水供给。羔羊圈舍要放置清洁饮水,任其自由饮用,提倡使用自动饮水设备。羔羊仅靠奶中获得的水分极其有限,而且随着日龄增加,对水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尤其是炎热的夏季,羔羊不能缺水,否则食欲下降,血液循环和体温调节不能正常进行,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羔羊冬天饮水应加温至10℃~20℃,禁止饮冰冷水。
(4)注意环境卫生
一是要注意圈舍地面和空气卫生。羔羊舍要及时清理粪便等垃圾,不要乱扔塑料袋、玻璃渣。
二是要定期对地面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病菌繁殖。地面干净也是保持空气清洁的主要措施,粪便及时清除可减少空气中氨的含量,清扫圈舍时,最好将羔羊赶至另一圈舍或运动场,防止羔羊吸入更多的灰尘颗粒,引起呼吸道疾病。
三是注意饲料和饮水。首先要确保来源干净,其次是贮存和使用要得当。饲料要贮存在干燥处,防止霉变。饮水不要久存或暴晒,防止污染。饲料和饮水都要少添、勤换,容器要经常清洗。
(5)打上永久耳标。羊常用的是长方形塑料耳标。佩戴前可用特制的耳号笔写上羊号,也可让厂家直接用激光打印上。佩戴时,用打孔钳将耳标装订在耳基下部,公羊耳标一般佩戴在左耳,母羊耳标佩戴在右耳。打孔时,应避开血管,并用碘酊消毒。生产中常用的编号方法是:第一、第二个字母为羊场的缩写字符,其次为出生年号,再次为个体号。公羔为单号,母羔为双号。例如,在豪顺羊场2018年出生的第二只公羔可编为HS180003。
(6)补硒。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缺硒,羔羊生出后1~2周内应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参照说明书),以后每1~2个月注射1次,或在配合料中添加含硒微量元素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