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专区 >> 饲养管理 >> 正文
默认
打印文档

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

2019-12-02 16: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辑:系统管理员 点击:3364

母羊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

1)加强营养。母羊妊娠前3个月,胎儿发育较慢,营养的需要量无明显增加,但饲料质量要好。舍饲母羊尽可能饲喂一定量的青绿饲料或青干草,同时饲喂0.2~0.3公斤精料补充料,或0.5~0.6公斤全日粮颗粒料。

母羊妊娠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这一阶段,胎儿发育较快,羔羊初生重的70%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因此对妊娠后期母羊不仅要饲喂足够的蛋白质饲料,还要注意钙、磷及其他矿物元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补充,尤其是对多羔母羊更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和补充。如果母羊缺乏营养,会出现流产、死胎、羔羊初生重小、成活率低或母羊产后瘫痪、缺奶等现象。

舍饲羊群要精心管理,青干草应以优质豆科牧草为主并能实现多样化和自由采食,精料补充料的饲喂量应则根据青干草的质量和饲喂量而定,必须达到0.5~0.6千克。如果缺乏优质青干草(如苜蓿干草),每日应补胡萝卜0.15千克左右。对怀多羔母羊,还应适当增加精、粗饲料饲喂量。

2)重视日常管理

①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保证其自由饮水,严禁饮用冰碴水。

②严禁饲喂冰冻、霉变、品质低劣的饲料。

③严禁剧烈运动和出入圈门时拥挤。

④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冬暖夏凉。

⑤保持饲养条件相对安静与稳定性。

3)禁止使用的药物

①对胚胎有一定毒副作用的抗生素。链霉素、三甲氧苄氨嘧啶以及磺胺类药物对胚胎都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畸作用,禁止使用。

②抗寄生虫类药物。大多数抗寄生虫类药物对胚胎有一定毒害作用,如生产中常用药物丙硫苯咪唑能诱发胚胎毒性和致畸效应。因此,母羊在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及屠宰前禁止使用对胚胎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的抗菌素和驱虫类药物。

③平滑肌兴奋药和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可引起流产,激素类药物(如前列腺素具有溶解黄体作用)可使胚胎失去生存的环境,催产素可刺激子宫分泌前列腺素而引起黄体溶解。

④镇静药。如鲁米钠、安定等可引起早期胎儿多种畸形。母羊在妊娠期也应禁用这类药物。

4)禁止接种的疫苗。口蹄疫、小反刍、羊传胸、布病、羊痘等疫苗作为抗原,被接种进入羊体后,引起发热,导致妊娠早期胚胎变性、死亡,所以母羊妊娠前期不能接种疫苗。理论上在母羊的妊娠中期和后期可以接种反应较轻的组织灭活苗,例如产羔前20天左右接种三联四防苗,但实践中要注意因抓羊、驱赶等惊扰行为,引起怀孕母羊剧烈活动,造成流产或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