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畜牧产业扶贫专栏 >> 正文
默认
打印文档

《焦点访谈》:五年了,特困户老郑现在过得怎么样?

2020-12-17 00:00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作者:管理员 编辑:管理员 点击:179

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土地贫。几年前,这里交通不便、产业不兴,一些百姓生活极度贫困。2016年1月,《焦点访谈》栏目记者第一次到环县的八珠乡白塬村,记录下了特困户郑九林一家的生活状况,从那之后,记者持续关注老郑一家,记录下了他们家一年又一年生活的变化。一晃五年过去了,现在,那里的生活又有了怎样的改变呢?2020年1月和6月,记者又两次来到甘肃环县的老郑家。

老郑的家在环县八珠乡的白塬村,他家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是2016年政府修建的异地扶贫搬迁项目。

五年来,老郑搬过几次家。2016年1月,记者第一次来到老郑家的时候,一家人住的是几间破旧的窑洞,已经成了危房。2017年,在热心人的帮助下,他家修了两间彩钢房作为过渡房。2018年下半年,全家搬进了装修一新的扶贫搬迁房。

住房改善了,老郑一家的生活也有了巨大变化。过去,由于妻子和女儿残疾,儿子又在上学,生活重担全压在老郑一个人身上,全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五六千元,2016年,记者第一次来到老郑家时,家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家电,最值钱的是一辆二手摩托车。现在家里新的家具家电一应俱全,2017年老郑把二手摩托卖了,换了一辆新车,2019年还新添置了一台三轮摩托。

2016年记者第一次来老郑家的时候,旧窑洞墙上贴着的“北京”两个艺术字,引起记者的注意,这是在县城上高中的儿子郑友虎从美术书上剪下来的,他想去北京看看。

2018年,郑有虎如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今年一月我们来到老郑家时,正好赶上老郑的儿子放寒假刚回家,他正忙着给一家人做饭。

这几年,记者五次到老郑家,都记录下他家吃饭的场景。2016年第一次拍摄,郑九林的妻子去沟里挑了满是泥沙的水,回家做饭,吃的是洋芋和咸菜。

老郑一家通过异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子以后,在新家吃的一顿饭还是过去的老咸菜。但老郑说,吃的味道不一样了,感觉是甜的,还加了鸡蛋。

如今老郑家一顿吃几个炒菜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今年年初记者见到老郑时,他都胖了不少。

去年7月,老郑摔伤了腿,在家养病期间开了个小卖部,卖点烟酒零食,虽然腿摔伤了,但挣钱却是没耽误。2019年收入如何呢?年初,老郑给记者算了笔账。低保收入15000,吹唢呐还能挣5000,开小卖部收入5000,羊场分红分5000,再种些高粱能收5000,残疾补贴四千左右,差不多一共有四万块钱。

其实,老郑一家的收入2018年就达到了脱贫的标准。但脱贫不脱政策,为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老郑这样的贫困户脱贫以后返贫,低保和其他政策性的补贴还在继续发放。2018年,老郑家的收入虽然有3万元,但靠自己劳动的收入很少,大部分还是低保和各种政策性补贴,而2019年四万多元的总收入中,靠自己劳动所得的收入达到了两万多元,这还不是他家收入的全部,另外他还养了羊和驴。

这几年,老郑家的收入每年都上个台阶,从整个收入结构来看,变化最大的是来自养殖的收入。环县有养羊的传统,但过去一家一户养几只羊不成规模,效益也不高。这几年为了让像老郑一样的贫困户脱贫,县里把羊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2018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村致富能人带头新建了224个养羊合作社,农户以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包括老郑在内的17户入股的贫困户每年能拿到5000元的分红。我们粗略估算了一下,老郑这几年的现金收入差不多有一半来自养羊。环县的羊产业发展红火,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受益,县里认准了这条致富路,下一步打算建更多的合作社,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效益。

2019年,县里制定了大学生养羊计划,吸引从环县考出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回村。老郑的邻居老郭家的儿子郭建瑞大学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2017年毕业以后在外省的养殖场工作。2019年初,他从外面辞职回到村里,带头新成立了一个养羊合作社。

2019年,全县在原来224个合作社的基础上,新成立了124家大学生养羊专业合作社,这些大学生虽然经验不足,但学习能力强,科学素养也高,大学生养羊合作社羊只的产羔率和成活率都比农民办的合作社高。

如今这些大学生有的成了技术骨干,有的成了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些大学生成了环县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

前些年村里没有产业,一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自家的窑洞里猫冬,而去年冬天,大伙都在羊圈里忙个不停。

2020年,老郑家又建起了新的标准化的养羊棚圈和草料棚,这是环县的标准化养羊专业示范村建设项目,政府将帮助有意愿的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培养标准化湖羊养殖示范户,老郑和同村的40户一起了报名。

如今,白塬村已经有35户建成了新的标准化棚圈,还有5户正在施工。前不久,政府还专门组织他们进行了培训。

2020年,全县包括老郑家所在的白塬村在内的26个村将被打造成专业的养羊示范村。老郑知道,这是很好的机遇,他也下了很大的决心。

这几年,老郑家不仅居住的环境和家庭收入有了很大变化,老郑家的羊圈一年修得比一年好,养的羊也一年比一年多。

老郑家五年来的变化,也是千千万万贫困户脱贫之路的缩影。从单打独斗到合作经营,从分散养殖到规模化科学化生产,环县念羊经,兴羊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发了羊财。下一步环县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培养更多的养羊专业户,打造专业养羊村,今年还计划再招三百个大学生参加养羊培训。这些新生力量的注入,又能为乡村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呢?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