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环县 >> 民风习俗 >> 正文
默认
打印文档

环县剪纸

2018-09-08 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编辑:管理员 点击:144

环县剪纸历史久远,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四季花卉等。从形式上看,有门花、炕窑花、窑顶花、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喜花、吊帘花、礼花、寿花和刺绣用的底样等。



环县民间剪纸工艺的构图风格丰富活跃,不受任何题材内容的局限,天马行空,将若干影像有创造性地进行组织,使之连贯、完整。这种平面化取物手法,加强了剪纸的观赏性、空间性、立体性、结构性。在手工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影像之间不遮挡,不重叠,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体现出了强大的装饰风格。





    在环县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走进环县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环县,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环县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





环县剪纸,种类繁多,因用途不同而内容各异。大体有喜庆剪纸、礼仪剪纸、祛病剪纸、生活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生殖剪纸、丧葬剪纸、图案剪纸、底样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等。这些剪纸大都有底样,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视为传家宝。环县剪纸,取材宽广。日月星晨,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特别是家庭院落这方圣土内的男女娃娃、牛羊骡马,猪狗猫兔,瓜果蔬菜,因为天天见,对它们观察深透,因而成了妇女们剪刀下永久的题材。她们通过对这些题材的取舍剪制来装饰美化家庭环境,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环县剪纸内容丰富多彩。有表达吉祥喜庆、反央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骆驼进宝”、“吉兽图”、“麻姑献寿”;有反映生殖繁衍、美好爱情的“孔雀戏牡丹”、“蝴蝶恋花”、“喜鹊踏梅”、“鱼儿钻莲”;有保佑平安康乐、祈求神兽降福的“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有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有表达对劳动果实喜爱的麦穗、谷穗、瓜果、桃杏等等。这些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充满着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