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环县 >> 名优特产 >> 正文
默认
打印文档

环县黄酒

2018-09-08 14:5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编辑:管理员 点击:132

环县黄酒历史悠久,大约产生于明代,因为原料(粘糜子)产量充足而质优,千百年来,兴盛不衰,在环县山区农村十分盛行。改革开放以来,黄酒已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过年过节、酬亲厚友的理想酒品。目前黄酒酿造技艺已进入了持续发展阶段。

制作流程:

1.选料。即俗称采曲,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用小麦加工磨成块瓣,用“细香草”农山药水拌好,做成方块,放在炕角1个月,称发曲。

2.装酒。农闲十月以后,将粘糜子水泡后蒸熟,将采来的药水,曲块粘米饭混合,凉冷后,盛于酒缸中,用沙棚蓬好。酒缸下角有泄酒眼。

3.发酒。将酒缸置于炕角发酵1个月。

4.泄酒。每泄一次是一遍酒,将三遍酒混合。 5.装坛存放。

使用工具及材料:

1.材料。小麦,粘糜子,细香药草,饮用水。

2.工具。酒缸,铁锅,蒸锅,酒器,酒坛。

用途:

1.农家红白喜事用来待客。

2.过年过节家宴饮用、助兴。

3.泡制药酒、治病,给人暖胃、发汗。

行规习俗:

1.做酒水一定不能碱性太高。

2.焐曲一定要达到1月,装酒发酵一定达到1月,且在七月进行。

3.温度要适宜,不能太冷。

4.不添加任何色素和化学药品,自酿自用,酬亲厚友。

5.一般在冬闲之时开工酿造,质量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