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默认
打印文档

环县:大学生成“羊倌” “羊芯片”促产业兴

2022-06-14 00:00 来源:环县融媒 作者:贺丰成 编辑:张 婷 点击:101

近年来,环县积极通过政策扶持、大学毕业生带动和高科技助力等方式,不断推动草羊绿色循环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使其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乡村赋能振兴的关键引擎。

图片

环县牧康10万只肉羊产业园是环县打造的全市首个肉羊绿色集成产业园,而这家集羊只育肥、饲料加工、青贮加工、兽药制造、羊产业体验、品质鉴定六位一体,每批可育肥羊只4万多只、占地260多亩的大型产业园却仅仅需要11位工作人员就能正常运行。

图片

杨治国口中的大学生“羊倌”,起源于2018年环县开始实施的大学生养羊“三年千人计划”,环县针对返乡未就业并有意于投身羊产业发展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目前这支800多人的人才队伍正在为环县羊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今年33岁的李武有以前一直从事财会工作,今年2月份他接过了山城乡4个专业示范合作社发展的接力棒,从饲草料加工到羊只防疫再到羔羊育肥,每个环节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就已经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羊倌。

图片

科技赋能产业链,随产业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环县当地企业也把目光锁定到了良种羊繁育。从2018年开始,随着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安家”环县,在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以常规育种结合分子育种技术,以国外产肉基因羊和国内湖羊杂交选育的新品种羊只横空出世,长得快、产肉多、繁殖高、生产性能好等优点也为养殖户带来了更多收益。

图片

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如今羊产业已成为环县在乡村振兴中“支柱产业”,截止2021年底,环县羊只饲养量已经达到了315万只,产业产值达到了50亿元,农民来自于羊产业的人均收入突破了6000元,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