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乡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推动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13331”(支部引领,组建三支队伍,动员三方力量,形成三项模式,助推群众增收)羊产业发展新思路,“龙头企业+育肥场+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的闭环产业发展模式。因草羊产业成绩突出,我乡先后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尤其2020年和2021年两年连续获全县羊产业先进乡镇一等奖,2021年度奖励现金30万元,潘掌村荣获全县肉羊专业村创建达标一类村,奖励现金10万元,17名同志荣获全县羊产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2年通过以合作社转型带动,专业村、专业户协同发展,八项措施并举的“一转两同八养”草羊产业发展新路子,助推全乡草羊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规模集群高效养。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促进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十条意见》,持续壮大规模集群养殖。打造养殖小区做示范,按照“四统一”模式,在万湾村创建养殖小区1处77户。目前,养殖小区羊只存栏4820只,出栏4360只,产值达332万元,户均4.3万元。依托全县羊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机遇,按照全乡“13331”羊产业发展思路、万湾村逐步实现羊产业“七化”(①党建引领常态化、②企社带动多元化、③饲养管理精细化、④提标扩群规模化、⑤产业服务一体化、⑥农户参与全员化、⑦绿色发展宜居化)标准。巩固创建专业村增规模,按照“三个70%”的要求,利用两年时间,把万湾村创建为养羊专业村和乡村建设示范村,年末饲养量达到2万只以上,培育提标扩群户16户。建成草料棚42座、羊棚19座。巩固提升潘掌村湖羊养殖专业村成果,完成提标扩群11户。
户繁社育转型养。按照“规模繁育、精准饲喂、快速育成、高效健康”的方式,2个育肥场成功完成由户繁到社育的转型,进一步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统一生产标准,规避死亡风险,降低养殖成本,缩短资金周期,使养羊综合效益再提升10%以上,实现育肥场与合作社、农户的互利共赢,截至现在2个短期育肥场羊存栏9940只,出栏5.84万只,运营正常,收益良好。
提标复壮盘活养。今年完成湖羊养殖专业户提标扩群54户。按照“提纯复壮本土羊、外引良种多胎羊、杂交选育优质羊”的思路,启动陇东黑山羊提纯复壮计划,新培育黑山羊养殖专业户15户,调引羊只225只,占县上下达任务的150%。累计培育黑山羊养殖户77户,调引黑山羊1147只,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县上下达的任务150%以上。
棚圈配套标准养。全乡建成标准化羊畜暖棚98座,建成标准化草棚189座,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
肉羊收购保护养。依托万湾村和四合原村短期育肥场,严格实行断奶羔羊、育肥羊“双保护”价格收购,成立乡村两级“双保护价”收羊服务队13个,同时多措并举加大宣传,确保肉羊“双保护价”政策落实落地,目前全乡向牧康公司、中盛屠宰场、本乡育肥社共交售羊只16320只,占县上下达任务的136%。
抓好饲草保障养。争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总投资99万元,在黑城岔村建办环县丰利草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处,目前已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1150吨,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秸秆饲料化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今年全乡共种植各类牧草4.435万亩,青贮饲草4.98万吨,依托环县真旺富民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环县宏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全日粮”加工点,完成加工“全日粮”1300吨。
以强带弱合力养。重点围绕“主推型、带动型、巩固型”,制定“强村带弱村”实施方案,成立帮带小分队,以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最强的万湾村、潘掌村、四合原村党支部作为帮带主体,采取“三帮三带”方式,持续推进产业晋位升级。
训防结合促进养。今年共完成湖羊养殖专业户培训175人,完成秋季各类动物免疫10.59万只(头、羽、条),第六轮羊只布病检测净化已完成羊只采血检测2.99万只,确诊阳性512只,阳性占比率1.70%,无害化处理388只,共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工作3次,彻底净化了全乡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