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的优良畜禽品种
连接内外 覆盖多端
连接内外 覆盖多端
湖羊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禽品种。为稀有白色羔皮羊品种,具有早熟、四季发情、一年二胎、每胎多羔、泌乳性能好、生长发育快、改良后有理想产肉性能、耐高温高湿等优良性状,分布于我国太湖地区,终年舍饲中国羔皮用绵羊品种,产后1~2日宰剥的小湖羊皮花纹美观,著称于世。湖羊也是世界著名的多胎绵羊品种,在2000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被农业部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
形态特征
湖羊体格中等,公、母均无角,头狭长,鼻梁隆起,多数耳大下垂,颈细长,体躯狭长,背腰平直,腹微下垂,尾扁圆,尾尖上翘,四肢偏细而高。被毛全白,腹毛粗、稀而短,体质结实。
种群分布
畜牧学分类上为羔皮、肉食兼用的粗毛羊。湖羊在太湖平原的育成和饲养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受到太平湖的自然条件和人为选择的影响,逐渐育成独特的一个稀有品种,产区在浙江、江苏间的太湖流域,所以称为"湖羊"。 品种形成于12世纪初,由蒙古羊选育而成。具短脂尾型特征,公、母羊均无角,体躯长,四肢高,毛色洁白,脂尾扁圆形,不超过飞节。终年繁殖。小母羊4~5月龄性成熟,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可两年产3胎,每胎产羔2~3只。泌乳量多,羔羊生长迅速。成年羊每年春、秋剪毛两次。 湖羊在太湖平原经过长期驯养,适应性强、生长快、成熟早、繁殖率高。三中全会以来,农民饲养湖羊的积极性很高,湖羊存栏数大增,通过选种、人工受精和科学管理,湖羊的体质和羔皮的品质都有很大的提高。小湖羊皮是我国传统出口特产之一,它与其它绵羊羔皮不同,初生的羊羔毛色洁白、光泽很强、有天然波浪花纹、皮板轻软,是世界上稀有的一种白色羔皮,硝制后可染成各种颜色,制成妇女的各式翻毛大衣、披肩、帽子、围巾等,深受国外消费者欢迎。小湖羊皮畅销欧洲、北美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港澳等地。
生活习性
适于舍饲:湖羊的祖先原为放牧的蒙古羊,迁移到江浙一带圈养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湖羊的这一特性有利于工厂化生产肥羔。
袍羔皮:为三月龄左右羔羊所宰剥的毛皮。毛股长5-6厘米,花纹松散,皮板轻薄。
老羊皮:成年羊屠宰后所剥下的湖羊皮是制革的好原料。
产肉性能
羔羊生长发育快,三月龄断奶体重公羔25公斤以上,母羔22公斤以上。成年羊体重公羊65公斤以上,母羊40公斤以上。屠宰后净肉率38%左右。
繁殖特性
湖羊性成熟早,四季发情、排卵,终年配种产羔。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可实现二年三胎,每胎一般二羔,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220%以上。
泌乳性能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日产乳1公斤以上。
产毛性能
湖羊毛属异质毛,每年春、秋两季剪毛,公羊1.25~2公斤,成年母羊2公斤,被毛中干死毛较少,平均细度44支,净毛率60%以上。适宜织地毯和粗呢绒。羔羊生后1~2天内宰杀剥制、加工的羔皮(小湖羊皮)质量最优,毛纤维束弯曲呈水波纹花案,弹性强,洁白美观,是制作皮衣的优质原料,誉为软宝石而驰名中外。
增产技术
应用优良种羊,强化种公羊管理。引进体型大,生长发育快的良种公羊,经常串换种公羊,以避免近亲繁殖。调整湖羊产羔季节,缩短饲养周期,围绕肥羊生产,可推行2种繁殖制度:一是在4月下旬至5月初配种,9月底10月初产羔;二是10月至11月配种,翌年3月至4月产羔,入冬后体重可达37-40kg开始销售。使饲养期缩短了2-3个月。实行一母哺双羔,增加留羔和肥羔数量。湖羊性成熟早,3-4月龄羔羊就有性行为表现,5-6月龄达性成熟,初配年龄为8-10月龄;母羊发情周期为16-18天,配种适期为发情后12-24小时,如采用二次配种,则母羊发情后6-8小时配种1次,间隔8-10小时后再配1次;怀孕期平均为150天,湖羊四季均可配种繁殖,实行2年3胎的湖羊配种、产羔安排为:第1胎4-5月配种、9-10月产羔,留种或作肥羔;第2胎2-3月配种、7-8月产羔,全部屠宰剥取羔皮;第3胎9-10月配种翌年2-3月产羔,生产肥羔、年底出售。
饲养方式
全景覆盖 经济之选
绒山羊是一类以生产山羊绒为主的山羊品种。绒用山羊的外貌特征是 :体表绒、 毛混生,毛长绒细,被毛洁白有光泽,体大头小,颈粗厚,背平直,后躯发达。产绒量多,绒质 量好。
绒山羊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成的目前世界上产绒量最高、绒纤维品质最好的品种。其主要产品--山羊绒,细而柔软、颜色洁白如玉、光泽明亮、手感光滑细腻,其纺织品又集薄、轻、暖、舒适、高雅于一体,被美誉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而畅销全球。
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绒大国,羊绒总产量为18000吨,约占世界羊绒总产量的75%、我国生产的羊绒对振兴我国农村经济,开创外汇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西藏最近正在选育的藏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均在14微米以下,达到了国际精纺的要求,以其优良的质量著称于世,而辽宁绒山羊是山羊绒产量最高的佼佼者,具有稳定的高产遗传能力。但是随着世界羊绒产业深加工工艺改革兴起,各国绒纺工业对羊绒细度的要求日益精细,超细型羊绒绒纤维细度要求在13微米以下。同时我国已加入WTO,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接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改变了我国羊绒产业处于劣势的局面,使我国的绒纺工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对羊绒的需求。但由于近年的沙尘暴的频繁出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我国西部大开发保护生态的呼声,使我国绒山羊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绒山羊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品种简介
我国绒山羊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辽宁绒山羊、晋岚绒山羊、内蒙绒山羊(内蒙二狼山山羊、内蒙阿左旗白绒山羊、内蒙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河西绒山羊、西藏绒山羊、四川绒山羊、山东绒山羊等30多个纯繁品种。另外我国还有一大批杂交改良培育品种。通过对地方上的一些生产性能比较好的山羊品种,进行多元育成杂交、择优横交和近交等方法培育成的新品种山羊,如陇东白绒山羊就是以陇东黑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的杂交选育的新品种。
提高产绒
五招提高群体绒山羊产绒量
1、在组群时尽量选择纯种或具有杂种优势的羊只。
2、一般来说种公羊、羯羊产绒量最高,青年羊次之,经产母羊最低,故在群体结构中应使羯羊占有适当高的比例。
3、进入冬春后加强绒羊的饲养管理,注意饲喂配合饲料、青贮饲草等,使蛋白质饲料在日粮中不得低于13%,粗纤维不低于20%。在矿物质中要注意钙、磷、硫的补充,特别是硫是构成绒毛不可缺少的物质,足够的硫对提高绒毛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适时改变饲养方式。在牧区进入冬季,大部分羊受胎后,最好全部采用舍饲圈养,待来年春末产完羔、梳完绒后再转入放牧,这样既可避免产绒期绒被挂掉,又可提高产羔成活率。
5、定期药浴,防止体外寄生虫病(如疥螨病)也是提高产绒量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特有品种
介绍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珍贵的产绒山羊品种,所产山羊绒因其优秀的品质被专家称作"纤维宝石",是纺织工业最上乘的动物纤维纺织原料。辽宁绒山羊在绒毛品质、产绒量等方面,居世界同类品先进,被誉为"中华国宝"。绒山羊是以摄取营养物质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的。双浩牧业公司的研究表明,绒山羊能较好的适应舍饲环境,且在新的环境下绒山羊生长发育正常、繁殖性能良好、产绒性能稳定、绒纤维品质良好。但要注意从放牧到舍饲的转变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繁殖周期的调整,营养需要以及疾病防治等问题,但这些可以通过加强饲养来克服。
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市场变化,巩固提高绒山羊生产流通体制 按照不同的生态条件和品种羊的分布,有计划的建立绒山羊生产基地和组织绒山羊饲养者协会,形成行业力量,推行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协调农、商和毛纺、外贸等部门的关系,搞好绒毛市场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加强绒山羊生产科技信息交流,并尽快与国际市场质量监督工作接轨。产、加、销三方要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信息关系,促进重点地区绒山羊生产的发展。
特点
是目前世界上绒毛品质优良、产绒量最高的白绒山羊品种,属绒肉兼用品种,产绒量高,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改良各地土种山羊效果显著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胚胎移植
辽宁绒山羊胚胎移植技术要点
辽宁绒山羊原产地盖州市,故又称盖州绒山羊,它具有产绒量高、净绒量高、绒纤维长、粗细度适中、体型大、遗传性能稳定和改良低产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其产绒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国宝"。胚胎移植技术在辽宁绒山羊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良种母羊的繁殖性能,从而使它的优良性状得到充分发挥。
时间选择
胚胎移植季节通常安排在辽宁绒山羊的发情季节,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羊只潜在的繁殖性能。一般情况下,多选择在秋季9-11月份最为适宜。
手术过程
1、术前准备:为防止手术前腹压过大,造成手术困难和受体生殖道的损坏,手术前24小时停止饲喂草料,限量饮水。手术器械在使用前用0.5%新洁尔灭溶液浸泡30分钟。仰卧保定受体母羊。然后用2%静松灵按0.03-0.05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
2、手术部位处理:手术部位选在离乳房前端约2厘米处,腹中线及腹中线的两侧均可术部剪毛,范围约10厘米×20厘米。用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清洗术部。同时用手术刀剃净毛茬,再用清水把术部清洗干净。先用2-4%的碘酊对术部由里向外消毒,并用酒精棉脱碘,然后盖上创巾准备手术。
3、术部开口:平行于腹中线,用手术刀于术部纵向切开6-8厘米长的刀口。切开皮肤后,将皮下结缔组织分离,暴露肌膜,用手术刀将肌膜轻轻切开,暴露肌肉层,再用刀柄后端将肌肉层和腹膜钝性剥离开,将中指和食指伸入骨盆腔前沿膀胱下触摸子宫角,把子宫角和卵巢轻轻牵引到切口之外,并用两块止血纱布塞住创口,用生理盐水淋湿纱布,以固定好子宫角和卵巢使其不能缩回腹腔。
吸取胚胎
用移植器先吸一段1厘米长的保存液,再吸一段0.5厘米的空气,然后吸取胚胎,含胚胎的液柱不超过1.5厘米。
胚胎移植
1、输卵管移植:将具有黄体一侧的输卵管伞部拨开,找到管口,把装有胚胎的移植器从此插入3-4厘米,然后将胚胎轻轻推入输卵管即可。
2、子宫移植:将具有黄体一侧的子宫角取出,用尖端磨钝的16#针头在子宫壁上扎一孔,把装有胚胎的移植器从此孔插入子宫内,伸至子宫角尖端后将胚胎轻轻推入即可。注意不要把移植器扎入子宫壁,无论输卵管移植还是子宫移植,移植液量限制在20微升以内。移植后要立即检查移植器中是否有胚胎遗留,确认没有遗留后,才能进行创口缝合。
创口缝合
绒山羊图册移植完毕后,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喷洗内脏,洗掉凝血块。用25-30℃生理盐水将内脏冲洗干净,250毫升甲硝唑(25-30℃)注入腹腔,以防粘连。受体母羊创口采用三层缝合法。即腹膜、肌肉层分别连续缝合,皮肤结节缝合,缝合时针角间距为1厘米。缝合时在肌肉与皮肤间撒适量青霉素、链霉素粉,以防创口感染。
术后管理
手术后母羊需观察24小时后才能跟群放牧。术后3-5天每天2次注射青霉素80万单位/次,链霉素100万单位/次,防止术后感染。如遇感染,则按一般外科方法进行护理。
繁殖成活率
1、淘汰老弱母羊 母羊的年龄和产羔胎次与产羔好坏有密切关系,母羊随年龄的增长,繁殖性能增强,但到9岁(8胎)后则下降。所以,适龄母羊应保持在70%左右,严格淘汰老弱及生殖有缺陷的母羊。
2、严禁近亲繁殖 绒山羊成熟早,个别羊群的羔羊当年即可繁殖。为了防止近亲繁殖,最好每年都要更换公羊(前几年可两年换一次)。季节性圈养的,羊的发育好,成熟早,更应及时调换公羊,原则以不产生近亲繁殖为标准。
3、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 配种时间与产羔成活率有密切关系,太早,天冷,又逢枯草期,羔羊易冻、饿死亡;过晚,母羊不易发情,易造成空怀。一般山区在小雪前10天左右开始配种,产羔正值春暖花开季节,此时母羊奶水好,羔羊易成活。实行圈养的可将配种时间提前到11月初。
4、改善饲养管理 ①配种前期使母羊达到满膘,必要时进行补饲。②母羊怀孕两个月后是胎儿增重阶段,此时正是冬季枯草期,不仅要保证母羊吃饱,且要满足其对蛋白质、矿物质的需要,每天每只母羊喂给250-500克精料;缺硒地区适当补硒;如能喂给些青贮玉米(2329,10.00,0.43%)效果更好。
5、搞好新生羔羊的护理 ①圈舍要具保温条件,产前对圈舍进行消毒。②产后用豆浆喂母羊,达到催乳的目的。③要让羔羊吃饱初乳。④为缺乳羔羊安排多乳母羊代乳。⑤放牧回来后要先将母羊圈入双羔、弱羔、晚生羔的小圈内,让它们早吃奶、多吃奶,促进羔羊平衡发育。⑥羔羊生后10天左右,可在中午将羔羊放进运动场进行日光浴。随其日龄增加,放牧时间逐渐增加,以增强抵抗力。⑦羔羊最怕寒冷,应保持圈舍温暖、干燥,严防贼风侵袭。
6、防治羔羊痢 生后1周的羔羊易感染羔羊痢,如发现感染要立即隔离,并用敌菌净、磺胺类药物防治。
7、适时补食、断乳 羔羊生后两周左右,采用"吊草"方式诱其采食,初开食要选择青绿多汁饲料,少给勤添,饮干净水。4-5月份根据羔体质强弱适时断乳,有条件的可饲喂羔羊饲料过渡1个月,效果更好。